一、专业简介
武夷学院建筑学本科专业设立于2013年,学制五年,2017年通过学士学位评估。近几年来建筑学紧跟国家需求,瞄准建筑行业数字化、低碳化、智能化建造与修缮的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具备数字、绿色低碳技术知识和城乡建筑更新修缮技能的新质人才,办学十余年来,共培养毕业生近400人。
二、师资队伍
建筑学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博士(含在读博士)6人(含台湾博士1人),硕士学位及以上占比教师达100%,高级职称6人。此外,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专业实践经验和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外聘教师5人。
三、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足闽北、服务福建、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系统掌握城乡建筑设计、建筑修缮、数字建造原理和表达方法,具备数字化、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科学知识,了解建筑相关学科知识和国内外建筑的前沿动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筑学新质人才。
经过5年的学习实践,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数字设计表达、绿色低碳城乡建筑设计能力、乡村营造技艺、历史建筑修缮技能,且能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在建筑、室内、景观等设计与工程咨询企业、地产投资开发公司、相关行业管理机关等不同部门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乡村营建、环境设计、历史建筑修缮、项目开发咨询与管理等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实践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专业特色
建筑学专业结合国家发展背景,自2016年开始试实行教学改革,依托核心课程《建筑设计》省级精品课程改革和丘陵山地智慧城镇建设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平台、以及闽北美丽乡村研究中心平台,致力于培养应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专业人才。在2018年正式开启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双螺旋递进式教学体系实践,同时与多所院校和企业组建长期稳定合作建设虚拟教研室,构建新型跨院校、企业、多层次、多主体的建筑设计数字化虚拟教研室基层组织,线上线下组织开展常态化研讨、培训,一方面服务教学、专业建设、学生,让学生受益;另一方面以横向课题为引领,引导专业教师提升实操能力、进而重视教学、回归教学、研究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立德树人、能力培养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几年来建筑学专业一直建设校外高质量的实习基地,打造双师型队伍。学校和合作单位签订协议,建设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实现:①满足学生实践学习,“师徒制”一对一传授工程设计实践知识;②接受设计院、住建局等单位项目委托,完成横向课题,促进年轻教师实践经验提升;③请设计师团队进校园、上讲台,既提升了学生上课兴趣,同时也缓解了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这些措施使学生毕业可以快速适应行业需求,提升竞争力。
五、教学成果
在教学科研方面,我系教师先后获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组)二等奖等多项奖项、主持《建筑设计》省级创新创业精品资源共享课、《建筑测绘》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等多门课程,主持武夷山市历史建筑普查服务、建阳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武夷山市农房风貌图集编制等多项横向课题。
图 1 横向课题2图 2 横向课题2
在人才培养方面,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天作杯、霍普杯、绿建竞赛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多项技能大赛,其中2019级学生林国峰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特等奖。
图 3 林国峰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特等奖及获奖证书
六、就业前景
建筑学专业生近几年形成企业就业、考公考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继续深造等多种就业方式并存的趋势,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最终就业率接近100%,连续多年考研率达15%左右,位居学校前列。